郑益坤

+收藏:http://yikun.orgcc.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艺术资讯 正文内容
郑益坤的漆画世界
2011-03-28    浏览(1619)    作者:郑益坤    来源:郑益坤 官方网站

 我与益坤君早在1963年就已相识。那时他在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T作,已经是.位小有名气的画家了。我往来于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美术研究所和第二脱胎漆器厂之间学习漆艺技术。这三个单位都是一个系统,又都在白马桥一带,因此我们往来很多,我经常向他请教。

郑益坤1959年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是著名画家陈子奋的高足,有一手白描功夫;又是著名漆艺家李芝卿的得意门生,练就一身过硬的髹饰本领?这为他的漆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多以八闽风物为题材:水仙、荔枝、桂圆……在他笔下都有精彩的表现,在花鸟虫鱼里注人了他的感情世界。他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凌波仙子》巨幅屏风,深获好评。他的漆画《蝴蝶兰》人选赴苏“中国现代漆画展”,被前苏联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他的漆画《静物》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更令人们高兴的是,他的漆画《心愿》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用白色蛋壳镶嵌而成的和平鸽错落有致地落在用变涂制成的斑驳秋叶丛中,漆趣与画味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在郑益坤的花鸟虫鱼漆画中,我尤喜欢金鱼。金鱼是一个非常适宜用漆表现的“讨好”题材,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四川漆艺家查文生就以金鱼漆盘荣获世界青年联欢节铜奖。查文生的金鱼技法得益于其老师沈福文先生,这种技法又可以追溯到日本,越南磨漆画中也有金鱼。而郑益坤的金鱼又有了新的发展,他的金鱼如果面在漆盘里,仿佛盘中真的有水,水中真的有鱼,有的隐在水下,有的浮出水面,有的若隐若现,达到了栩栩如生的境地:有人说,他的金鱼盘能惹得小猫围着盘子团团转,并非戏言。据说,美术评论家王朝闻先生在人民大会堂看郑益坤的《金鱼盘》,风趣地说:“气死猫”。我就听到台湾一位收藏家说:买了一幅画有20多条金鱼的漆画,拿回家放在光线好的地方一数,又多出几条来,喜出望外。

郑益坤的金鱼漆画为何能达到如此境地?首先应该归功于大漆的魅力。漆画家面对黑漆板,仿佛国画家面对白宣纸.“只画鱼儿不画水,水中自有波涛”,那洁白的宣纸就是水,那晶莹的黑漆更神似水,这就给观众一个想象的空间,表现了东方人的“意象”审美情趣。

漆液的半透明性也是其成功的条件。所谓半透明性即在半透明不透明之间,在用朱色彩漆描绘的鱼纹上罩涂半透明漆再经研磨,因打磨轻重不一,漆层厚薄不同,便呈现若明若暗,若隐若现的效果。试想漆液如果像清水一样透明、清澈则一览无余。如果漆液完全不透明,则浑沌一片,一团漆墨,何来隐约朦胧之美?

精湛娴熟的技术也是其成功的要素。彩绘的厚薄变化,渲染的浓淡不一,罩染的轻重有别,研磨的多少不同,全靠经验的积累,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有所体会。笔者曾根据郑益坤操作的规程试作一遍,效果却未能如愿,即是手艺不到所致。郑益坤通过无数次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他的笔下,漆遇到了金鱼题材,其独特的美才有了用武之地。金

鱼的题材遇到了漆才得到生动的表现,大漆与金鱼真是天作之合。

还有一点要特别提到的是,有的金鱼身上有银色的鳞片,而红色的漆液就无能为力,不拘一格的郑益坤大胆地引用了现代合成涂料——聚胺脂,事先涂在银色的鳞片上,再通体罩上透明漆,保住了鱼的银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郑益坤的金鱼画得最多,也画得最好,这给他带来了快乐,也给他带来了一些苦恼,因为有的同行私下讥笑他只会画金鱼。我并不这样认为,中国历史上已出现过专门画梅、专门画兰、专门画竹的画家。现代又有善于画马的徐悲鸿、善于画虾的齐白石、善于画牛的李可染……难道漆画界就不能出现一个专门画鱼的郑益坤吗?何况他并不单单画金鱼。

要说到郑益坤作品的缺憾或不足,我认为却在于严谨有余,松动不足。有些并不重要的细节如能再自由、潇洒、写意一些会更好。我想益坤君已渐年高,技术已到炉火纯青之地,应当追求“随心所欲不逾矩”、“无法之法”的高境界,不知当否?愿以此共勉。

标签:郑益坤的漆画世界
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给力评论,说两句!  共有 0 条评论